中国政府对软件包括集成电路产业的优惠力度加大,去年GDP至少翻了一倍,所以这个趋势还会继续加剧,中国要从软件大国走向软件强国,倪光南表示。
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部署,今年要在前三批混改试点的基础上,进一步增加数量、扩展领域,启动开展第四批混改试点工作。部分城市群在基础设施联通、公共服务共享等方面开展了积极而有成效的探索。
推动电子政务集约建设,有力支撑跨省医保结算、不动产登记、企业纳税等优化营商环境和民生服务保障应用。二是实现一年一修,动态调整。在中共中央、国务院印发的《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》中,明确使用了稳慎改革农村宅基地制度,如何理解稳慎二字的含义,我想可以从以下方面来把握。4月份,在全国停止集中供暖的情况下,工商业用气需求较快增长,1-4月天然气表观消费量超过970亿立方米,同比增速超过10%。【孟玮】谢谢你对东北经济的关注。
同时,还将进一步研究完善混合所有制改革政策,细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全流程指引,更好指导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。五是加强创新开放合作。十一、加快推进资产债务处置。
加快行业创新发展步伐,不断推动钢铁行业转型升级,为钢铁行业实现由大到强转变奠定坚实基础。电力行业要完善煤电规划建设风险预警机制,指导地方和企业稳妥有序推进煤电项目规划建设。行业运行和安全生产状况明显好转,供给体系质量大幅提升,产业结构和生产布局持续优化,市场竞争秩序有效规范,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逐步建立完善。发布实施年度风险预警,有序推动项目核准建设,严控新增产能规模,按需安排应急备用电源和应急调峰储备电源。
进一步优化存量资源配置,推动在建煤矿加快建设、建成煤矿加快投产,有序释放优质先进产能,不断扩大优质增量供给。落实《关于进一步做好僵尸企业及去产能企业债务处置工作的通知》(发改财金﹝2018﹞1756号),积极推进去产能行业债务处置。
各地区、各有关部门要完善化解过剩产能和脱困发展工作协调机制,加强综合协调,督促任务落实,统筹推进各项工作。认真落实钢铁、煤炭行业处置僵尸企业工作方案要求,加快分类处置僵尸企业,确保2020年底前完成全部处置工作。《通知》要求,各地区、各有关部门要完善化解过剩产能和脱困发展工作协调机制,加强综合协调,督促任务落实,统筹推进各项工作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、三中全会精神,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决策部署,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,坚持新发展理念,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,在巩固、增强、提升、畅通上下功夫,全面转入结构性去产能、系统性优产能新阶段,着力增强去产能工作的系统性、整体性、协同性。
巩固打击地条钢和治理违规建设煤矿成果,依法依规做好违规建设煤电项目的清理整顿工作,进一步规范生产建设秩序。各地要认真落实《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奖补资金管理办法》,科学合理制定专项奖补资金使用细则,提高资金使用效率。九、统筹做好去产能保供应稳预期工作。区分不同情形分别采取破产清算、破产重整、债务重组、兼并重组等方式,自主协商形成处置方案,依法公平合理分担处置成本。
加强煤炭产供储销体系建设,持续提升供给体系质量,增强能源保障能力。鼓励企业通过主动压减、兼并重组、转型转产等途径退出部分产能。
六、加快重点领域僵尸企业出清。多渠道筹资,解决企业拖欠社会保险费问题,对符合条件的失业人员及时发放失业保险金,强化兜底保障功能,确保职工基本生活底线。
一、准确把握2019年去产能总体要求。有去产能任务的地区和中央企业要综合考虑资源赋存、安全生产、生态环保、新建项目、运输能力等因素,科学安排2019年去产能目标任务,严格按相关标准程序做好去产能各项工作,统筹研究制定保供方案和应急预案,避免出现供需失衡、市场异常波动等情况,确保市场平稳运行。对于已丧失清偿能力、但有一定发展潜力和重组价值的僵尸企业,加快实施破产重整、兼并重组、债务重组。健全完善去产能工作台账,系统总结推广去产能工作经验和典型案例。充分利用产能置换指标交易等市场化手段,优化生产要素配置,引导先进产能向优势企业集中。推动企业兼并重组和上下游融合发展,在钢铁、煤炭、电力行业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。
十、不断提高职工安置质量。充分发挥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作用,淘汰关停不达标落后煤电机组。
尚未完成压减粗钢产能目标的地区和中央企业,力争在2019年全面完成任务。二、着力巩固去产能成果。
强化职工安置工作协调,拓宽职工安置渠道,支持企业多渠道分流安置职工,依法处理劳动关系。十二、用好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奖补资金。
关于做好2019年重点领域化解过剩产能工作的通知发改运行〔2019〕785号各省、自治区、直辖市、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、工信厅(工信委、经信委)、能源局、煤炭行业管理部门,有关中央企业:2016年以来,各地区、各有关部门按照党中央、国务院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决策部署,扎实推进重点领域化解过剩产能工作,累计压减粗钢产能1.5亿吨以上,退出煤炭落后产能8.1亿吨,淘汰关停落后煤电机组2000万千瓦以上,均提前两年完成十三五去产能目标任务。统筹推进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工作,促进煤电清洁高效、高质量发展。钢铁行业要充分运用好地条钢及违法违规产能举报平台,落实好《关于钢铁产能违法违规行为举报核查工作的有关规定》(发改办产业﹝2018﹞1451号),加强对重点省份的督促检查。建立产能置换方案归集和公示平台,开展产能置换方案落实情况专项抽查,对失信企业开展联合惩戒。
促进煤钢传统产业与新经济、新产业、新业态协同发展,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,推动产业转型升级。对于长期停工停产、连年亏损、资不抵债,没有生存能力和发展潜力的僵尸企业,加快实施清算注销、破产清算、强制注销。
统筹考虑区域煤炭供应、企业转产转型、矿井安全生产条件等因素,对灾害严重煤矿、30万吨/年以下煤矿、与自然保护区、风景名胜区、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重叠煤矿加快分类处置,坚决退出达不到安全环保要求的煤矿,持续破除无效低效供给。五、积极稳妥推进煤电优化升级
加大监管执法力度,对违法违规行为始终保持高压态势,发现一起、查处一起、曝光一起,在产能置换、项目核准、产能核定、运力调整、价格监管等方面落实惩戒措施,积极营造健康有序的行业发展环境。钢铁行业要充分运用好地条钢及违法违规产能举报平台,落实好《关于钢铁产能违法违规行为举报核查工作的有关规定》(发改办产业﹝2018﹞1451号),加强对重点省份的督促检查。
建立产能置换方案归集和公示平台,开展产能置换方案落实情况专项抽查,对失信企业开展联合惩戒。十二、用好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奖补资金。尚未完成煤炭去产能目标的地区和中央企业,在2020年底前完成任务。关于做好2019年重点领域化解过剩产能工作的通知发改运行〔2019〕785号各省、自治区、直辖市、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、工信厅(工信委、经信委)、能源局、煤炭行业管理部门,有关中央企业:2016年以来,各地区、各有关部门按照党中央、国务院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决策部署,扎实推进重点领域化解过剩产能工作,累计压减粗钢产能1.5亿吨以上,退出煤炭落后产能8.1亿吨,淘汰关停落后煤电机组2000万千瓦以上,均提前两年完成十三五去产能目标任务。
进一步提高煤矿建设项目安全、环保要求,灾害严重煤矿原则上不再核增产能。加快去产能企业剩余矿产资源处置,做好资源价款返还、生态环境修复、采矿许可证注销等相关工作。
各地区要严格执行去产能相关政策措施,强化监督问责,确保产能真去真退。有去产能任务的地区和中央企业要综合考虑资源赋存、安全生产、生态环保、新建项目、运输能力等因素,科学安排2019年去产能目标任务,严格按相关标准程序做好去产能各项工作,统筹研究制定保供方案和应急预案,避免出现供需失衡、市场异常波动等情况,确保市场平稳运行。
六、加快重点领域僵尸企业出清。健全完善去产能工作台账,系统总结推广去产能工作经验和典型案例。